【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x】

| 浏览次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1 .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 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

中国的武装斗争,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 .从敌我力量对比看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

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

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二、

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

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而它在中国发生,当有其独特的原因和条件。

1 .中国

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

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准备了群众基础。

3 .全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

的取得。

  4 .已建立了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

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

5 .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说,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

犯错误, 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要紧的条件。

以上五个条件, 前三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

观条件, 其中第一个条件最重要;

后两个条件为以上五个条件,

前三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其中第一个条件最重要;后两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了这个主观条件,就可以充分发挥

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可能性最后变为现实。

三、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经

济政治发不平衡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体表现为:

( 1)革命发展领域的不平衡。

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域是广泛的,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多种革命运动,但主要是工农

运动。革命发展领域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发展程度的不平衡。

( 2)革命发展城乡的不

平衡。党成立后,一直重视城市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乡村农民运动则在

1925 年才开始起步,

故大革命失败以前,就全国范围看,是乡村斗争落后于城市斗争。

( 3)革命发展地区的不平衡。体现在:南、

北方革命运动发展不平衡;在革命发展的南方各地,也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在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区内也存在

不平衡性。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

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

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

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以农村根据地为

主要战略依托,三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具体说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

武装斗争,就不能战胜反革命武装;就不能发动群众,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

地及工农政权。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如果没有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就不能使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红军战争就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得不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依托,如果没有根据地,没有工农政权,武装斗争就因失去依托而变成流寇主义而陷于失败。同时,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巩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的上半年,逐步地解决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初步的说明。

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过程中,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并且“建议中央,用大力做军事运动”。武装斗争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的一种特征,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反动统治者总是依靠赤裸裸的暴力来维持其统治的。在这里,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共产党不可能经过合法斗争来教育群众,积蓄革命力量。党要领导人民群众起来革命,就必须拿起武器进行战斗。

中国革命战争主要是在农村区域进行的。由于敌人十分强大,红军极为弱小,在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内曾有人对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示怀疑。1928年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扩大全会作出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断定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游击战争,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要求中国党“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强调要以城市为中心,“准备城市与乡村相配合相适应的发动”。6月,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在中共六大上作报告,仍认为中国党应以城市为中心,反对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主张红军走州过府、流动游击。中共中央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也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即便是正在农村从事武装斗争的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也是逐步地认识清楚的。1928年5月、10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已经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且对于中国农村区域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论证,从而给予从事农村斗争的同志以重要的理论武装,使之增强了建设农村根据地的信心和决心。不过,这时他还没有形成全党应把工作中心放在农村的思想,也还是认为要以城市工作为中心,并且是抱着影响和配合城市工作的目的而主张在湘赣边创造根据地的。在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的实践中,特别是从1929年到1930年,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此时,农村游击战争已经广泛地发展,并且有力地显示出它在中国革命中所占据的突出地位,而城市斗争则始终处于困难的境地。实践表明,中国革命要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必须把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当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还认识不到这一点的时候,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探索并总结经验,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毛泽东阐明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他在1930年1月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信(即《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作者注)中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

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指出:中国是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由此就发生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现象,有了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有了在四周白色政权中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也就是在局部地区内的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必然结果,并且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他批评把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与发挥农民的革命主力军作用对立起来的观点,重申1929年4月红四军前

委复中央信中提出的中国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 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思想。他总结各地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指出执行“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

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必须采取“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他着重地指明坚持农村根据地斗争的意义,认为“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如苏联之于全世界然。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瓦解。也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这些论述,实际上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阐明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

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完全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乡村,不仅是由于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应当成为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而且是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由此也就决定了必须在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根据地,以积蓄、锻炼和发展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斗争,逐步地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当然,着重于农村根据地的工作,不是说可以放弃城市工作。相反,如果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也达不到革命胜利的目的。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如果不承认中国革命首先应以乡村为中心,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或者是放弃革命斗争去同帝国主义者及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妥协;或者是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这两种选择的性质虽根本不同,但其结局是相同的,那就是导致中国革命的失败。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它反映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正确地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却是非常不容易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等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开创出来的。走这条道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教条主义者的重重阻力。比如,1930年5月,中共中央理论刊物

《红旗》就以“记者”名义发表文章,批评主张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违反了“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这个马克思主义原理。

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一篇题为《调查工作》的文章(1964

年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时,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199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作者注),

深刻地阐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

毛泽东强调指出, 离开实际调查,

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

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 便是盲动主义。

 为了洗刷唯心精神, 他提出“没

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因此,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同坚持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是一

致的。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

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他号召人们:“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

调查去!”

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

但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个别词句或别国革命的具体公

式。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认真地调查

研究中国的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因为坚持了这样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善于向实践学习, 向群

众学习,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的新鲜经验,所以才能够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表现出革命的首创精神,显示出巨大

的理论勇气,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从而为复兴中国革命和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唯

一正确的道路。

一,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去政权的理论,是对



1927 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

概括。他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

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去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其主要内容有:(



1)工农武

装割据。在共产党领导下,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建设。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

据”的主要斗争形式。( 2)以农村革命为中心。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下定决心经营农村,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

根据地,以此作为全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 3)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理论。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人民政权的思想;

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相关指导思想;地方武装训练的思想。 三,“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农问题是我

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看来,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看来,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农村包围城

市”理论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1 )立足于中国国情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之所以在人民民主革命

过程中起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并领导人民革命走向成功,其基本原因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实事求是,完全按照物

质决定意识的思想指导实践。



同样,三农问题的解决, 必须立足于目前我国的实际,



抓住我国人口的多数



---- 农民,

农民的人口比例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为此专门研究合理的应对方法。中国的国情依旧是农民占大多数,农

村地区问题颇多。只有立足于这个实际,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民问题。



(2)加强理论创新



80 多年前的那次伟

大的人民革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的理论指导,摒弃传统的本本主义和僵化的教条主义。共产国际

的“城市中心论”,一味的要求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这是因为,他们顽固的认为中国的大城市

的经济力量可以控制农村;更为致命的是他们一意孤行,只认定以往理论的指导作用,极力排斥新鲜理论的创新加

入,没有发展的方法论,不能够指导他们走向胜利。目前,我们解决农民问题,也是如此。旧的理论,不能解决问

题,那么,新的理论一定要产生,并在接受实践的检验后,才能得出正确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指导思想。

3)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当时的革命斗争,在毛泽东看来,重点在于进行土地改革。这是正确的。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需要共产党创造出来。土地是农民的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农民是根据地的主体力量,因此,解决土地归属问题必定出现在共产党的议程之内。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主

要内容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就业岗位,通过

实现现代化,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民(农村)问题。 (4)抓住机遇,处理问题 对于当时人民民主革命胜利

的因素,我们清楚的知道这其中还有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作为红色政权存在的一个客观条件。 其他地区,

轰轰烈烈的人民武装斗争为各个革命武装力量提供了相互依靠的政治环境,在此基础上,当时统治集团的不统一和

矛盾冲突,同样为这一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和机遇。所以,该理论的成功,和其正确分析并利用

局势的勇敢尝试分布开。由此,在解决社会主义现代问题时,我们何不反思,现今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际

环境的相对和平;人民对于党的拥护,国际上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在这时集中一部分人力物力,抓住历史机

遇,彻底解决国家重点问题

---- 农民问题,也势在必行。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

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

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

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阐述 " 工农武装割据 " 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和根据地建设的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

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

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

势处于低潮。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从而在处境

艰难的广大革命者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说:

" 边界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

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在于:

中国

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通过战争的具体实践,开

创了“引兵农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军事战略;形成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理论基础;造成了中国式的游击战争战略态势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

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 发展武装力量, 开展游击战争, 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建立红色政权,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 年 4 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

达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会师后, 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任党代表, 朱德任军长。

1928 年 5 月 20 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

湘赣边界特委。随后,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

10 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它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实行这种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意义和经验,回答了党内和红军内部有

人提出的 "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 的疑问。

 12

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此后,

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

,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两县一

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 武装 夺取 政权 武装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x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x】】相关推荐

工作总结最新推荐

NEW
  • 入党积极分子竞选演讲稿优秀范文5篇入党积极分子竞选演讲稿优秀范文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室外寒风凛冽,而我心里却暖意融融。作为信

  • 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心得体会精选4篇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心得体会精选篇1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

  • 六一儿童节学生作文400字优选3篇六一儿童节学生作文400字优选篇1六一儿童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希望、焦虑不安、开心、兴奋都变成了大家脸部那灿烂的笑容,全部

  • 在学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精神读书班上的发言4篇在学习贯彻党内主题教育精神读书班上的发言篇1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

  • 五年级小学生个人事迹篇4篇五年级小学生个人事迹篇篇1赵振炟,梁堂乡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名班干部,他品学兼优,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有较高

  • 弘扬五四精神学生作文精选10篇弘扬五四精神学生作文精选篇1岁月时光总是匆匆忙忙,转眼间我们迎来了五月美好的季节,而每年的五月四号里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青少

  •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15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篇1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纪委的精心指导下,陈岱镇党委以落实全面

  • 2023食堂后勤人员总结幼儿园3篇2023食堂后勤人员总结幼儿园篇1转眼间,20__年在忙忙碌碌中悄悄离去了,回顾这一学期后勤工作的大事小事,我们在上级领导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个人学习体会3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个人学习体会篇1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

  • 小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4篇小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篇1于歆玥热爱学习,与人为善、明礼诚信,连年荣获校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大队委等荣誉称